吉林农业大学论坛招聘栏目 → 求助学长学姐 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谢谢
查看完整版本:求助学长学姐 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谢谢
2017/8/2 3:21:09

rt



2017/8/2 4:55:23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5 更新时间:2014-3-13 9:29:56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是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最重要的支撑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4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我校具有显著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一级博士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十一五”期间,该一级学科下设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二级学科均被吉林省教育厅评选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所属的“植物营养学实验室”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11年,本一级学科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本学科骨干成员主要来自本院的土壤和植物营养教研室,部分来自环境及水土保持教研室等。目前,共有专任教师3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教师中26人具有博士学位,有4名教师为在读博士。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二层次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者3人、省管优秀专家及资深高级专家2人;省拔尖创新第二层次人选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政府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1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市特等劳动模范1人。有5人在国家级学会担任理事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等职务;有2人在省土壤学会任理事长及副理事长职务。
在科研方面,组建了6个科技创新团队。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国家“863”、“973”、科技部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粮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科研课题7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约4000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是资源和环境类等6个本科专业的支撑学科,并承担全校资源与环境类课程。十一五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约2400名,博士和硕士等各类研究生200余名。主持教学研究课题近20项,获各类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教材6部。
在硬件建设方面,本学科拥有农化培养场、长期定位试验设施、黑土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等设施。实验室总面积约2160m2,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拥有x-射线衍射仪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00余台件。
在学术交流方面,近5年来,共承办全省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3次;与日本和韩国的学术同行共同主办中日和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3次。与日本岩手大学等国外十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间建立了学术学交流、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关系。
十一五以来,本学科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对科技发展的需求,通过调整科研思路,整合队伍,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科总体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以下4个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科研方向:
一、土壤改良与肥力调控:以构建松嫩平原盐碱土高效、环保型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防治技术体系为目标,重点开展不同利用方式下苏打盐碱土改良利用技术及其机理、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面源污染源头防控及径流阻断技术等研究。
二、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重点研究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腐殖物质)结构组成、环境功能、腐殖质形成、转化和稳定性机制及其与耕地环境质量和地力提升的关系,揭示土壤固碳机理、培肥机理和环境解毒机理,为开发有机质调控和固碳技术,建立低碳高效环保农业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三、肥料与精准施肥:以构建东北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精准施肥技术体系目标,重点开展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玉米营养实时诊断及变量施肥关键技术、作物营养诊断及测土配方施肥参数、新型肥料开发等研究。
四、土壤生境调控与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土壤环境优化与生境调控机理、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及受损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研究。



2017/8/2 8:05:52

楼主你看到了吗?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