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协会十周年,回忆走过的那十年   浏览:653  回复:3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子轩 1 楼 2017/11/17 0:47:24


在支农协会成立十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梦想,那些年走过的曾经.....



扬我国威 2 楼 2017/11/17 3:36:20

成立背景:支农协会创立的那年,2003年,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矛盾充分显露出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总理最头疼的一大难题,全社会高度关注有关“三农”事件的解决。大学生往往是走在社会前沿的进步力量,在中国人民大学新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倡导下,各地的“三农”实践类学生社团陆续创立,各地学生社团以“关注三农、塑造自我”为宗旨展开了农村的调查研究活动,积极进行以农民合作社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乡村试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省有两个关注“三农”的学生社团创立,“三农学社”(隶属东北师大政法学院)和“吉林农大支农志愿者协会”(支农协会原名)。此后,支农协会努力投身于“新乡村试验”中,在一无所知和一穷二白的不利条件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支农的道路,先后进行了一些困难而有意义的第一线工作,如为农民合作社制造社会舆论、规范合作社的发展、为合作社社员讲解必备的技术、为农民代言并咨询相关政策、支援乡村图书室建设、为偏远地区中小学义务服务、农村敬老院慰问活动、试创办农民夜校、支持农民合作社创建、为农大周边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义务家教等。从五年的实践来看,我们协会的支农活动内容要比其他非农类学校的涉农社团更宽泛,从优势上讲,农业大学应该比其他大学在支农上更具专业优势,农大学生应该比其他学生更贴近农民,身为农大学子也应该有义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点力量,支农协会创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th75m666j 3 楼 2017/11/17 4:16:04


支农协会中友谊的力量:2006年,“支农志愿者协会”改名为“支农友谊协会”,协会章程中也加入“广交志士”的宗旨,意在突出强调友谊在支农协会中的特殊地位,及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我们创建支农协会的最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把有志于发展“三农”的青年人召集起来,形成一股建设新农村的外援力量。无论你来自哪个专业,无论你特长爱好如何,只要是我们怀着共同理想,就可以走到一起来共同奋斗,与相同志向的朋友在一起谋事这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了。在艰难的“支农”活动中我们之间结成并深化友谊,生活中我们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互通有无,毕业后我们也永远地保持联系,将来在事业上共谋发展,这就是支农协会友谊的意义。现在许多毕业老会员都怀念着协会的老朋友,我本人的通讯录“朋友”一栏里都添的是支农老朋友。协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友谊的家园,这种友谊是值得珍藏的。





汤莎莎 4 楼 2017/11/17 6:01:29


支农协会的公益性质:支农协会是我校各类社团中唯一完全由学生自己力量创建的公益性“三农”文化团体,五年来我们协会没有得到过学校部门的任何资助,即使竞标成功也没有得到一分钱。所有的校内外活动完全是依靠朋友们的奉献完成的,在活动中我们处处节省,有时为了节省几块钱的车费宁可徒步走回学校,而且以前的会员参加活动不加考评分,因此支农协会这种纯粹的公益精神不言自明。在与校内其他社团联合下乡的时候,我们支农的这种精神优势更明显的体现出来,我们的会员比起那些社团的人更认真负责,而不是敷衍了事,仅仅为了照一大堆照片、加几分考评来参加活动的。支农协会的宗旨有一条是“支农塑人”,这是要求我们的会员要尽心尽力、实实在在做事,即使做的不能让农民们十分满意,我们也无愧于他们,无愧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提升我们的人格素养,得到社会的尊重。可以说,我们协会的公益目的更加纯净,毫无功利性质,志愿精神更加明显,当前在吉林农大也只有这个协会能为同学们提供纯粹公益的活动,同学们参加支农活动后虽然在物质利益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这段难得的经历可以作为我们的人生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就是我们常说到的“支农精神”。




© 2012-2018 http://jlau.xywlt.com Powered by zuoju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